云上之旅——騰沖云峰山印象
“殿閣無須金鎖閉,洞門常有白云封。”
不知何年何月,是何騷人雅士,在云峰山絕頂上留下的這副對聯(lián),詩情畫意,實在絕妙。它把這座名山的景色描繪得格外迷人,致使有幸登臨者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p>
汽車由騰沖縣城出發(fā),往西北方向行駛五十多公里,就到云峰山腳了。人們沿著一道流水潺潺的山箐,踏上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漫步在茫茫林海之間,猶如走進一座樂園、一座天然博物館:耳際傳來的是杜鵑、布谷、鸚鵡、黃鶯、山雞……唱和爭鳴,歌聲動聽;眼前看到的是山麂、兔子、毫豬、黃狼、松鼠……活躍在密林石水之間。更奇特的是,那一個個裸露在地面上的、千萬噸重的大鵝卵石上,卻生長著一種被徐霞客稱之為“木膽”的植物,像冬瓜,像葫蘆,大者合抱,小似彈九,有的成窩,有的連串,有的散掛,千姿百態(tài)。鵝卵石上還長著一株株狀為扎龍的馬纓花,春天,花團火紅,葉翠似玉,如此大自然的造化,實在使人臨境如醉?! ?/p>
度完緩坡,就要攀崖走險了。以后的歷程告訴人們,要想到達“一覽眾山小”的境地,沒有極大的決心和毅力是辦不到的。從踏上第一磴石階起,拾級而上,就一直要爬完一千多磴。這些石階,除少數(shù)用石塊砌成外,絕大部分系鑿巖而成。沿石階周圍的峰巒巖間,長滿了巨大的古松,真有“石高千丈虎,松老一山龍”之慨。人們攀登石階的時候,一步一喘息,移步亦艱難;且眼睛只能平視,切忌抬頭仰望,否則,當白云在天空浮動的時候,會使人立即產生一種幻覺:懸?guī)r上一個個直立著的、睡臥著的、懸掛著的、飛伸著的樓房大的巨石,正向你頭頂接二連三臨空飛來,使你驚心動魄,頭暈眼花。
在過去,這些古松怪石之間,又是猴子的“自由王國”,它們就是以這些人們望而生畏、無法企及的險境作為巢穴,或就地采食野果,或四面出擊:下山盜竊糧食,偷摸農家瓜果;一些強者還不時潛入云峰山殿宇中,同玉皇大帝平起平坐,分享供果,甚至毫不留情,干脆把供果統(tǒng)統(tǒng)拿走。神靈們對這些頑皮的猴子,似乎也無可奈何,只好忍氣吞聲罷了,由此說來,云峰山的猴子比峨眉山的猴子,其狡猾程度,更甚一籌,可惜近年來不常見了。
云峰山的最高一級,似一竹筍,直搗天際,它是山上之山,巖上之巖,海拔近2500米。人們上山,如“登太華之蒼龍脊”,須手攀鐵鏈,步500多米長的石階而上,兩側萬丈深淵,人若探頭俯看,不禁心驚股驚。游人到此,已覺精疲力竭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談何容易,需要做一番休息,恢復疲勞外,還得壯一壯膽,鎮(zhèn)一鎮(zhèn)神。用什么做鎮(zhèn)靜劑呢?有大自然的賜予和人工巧匠的杰作,古人曾在巖壁上鑿井一眼,水清如鏡,涼快甘甜;且四時不衰,春夏秋冬一樣,人多人少一樣,此雖然近乎神話,但又確系事實。游人到此,喜歡首先向井里丟進兩枚硬幣,讓它飄浮一陣,凝視良久,有賞心悅目之趣,然后撥瓢痛飲,即感全身輕快,肺腑盎然,人們又喜歡用玻璃瓶子盛滿一瓶,帶回與家人共嘗“仙水”。游人經(jīng)過一番養(yǎng)息之后,就興致勃勃,但更為艱難地登上了極頂,到達天際云峰,海闊天空的境地?! ?/p>
明朝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四月十二日,徐霞客登云峰山,十分留連,曾破例在山上住了兩宿,在《徐霞客游記》里,對云峰山的景物有一段這樣的描述:“其頂,東西長五丈,南北闊半,中蓋玉皇閣,前三楹奉白衣大士,后三楹奉三教圣人……臨前峰之尖南北采閣為側樓,半懸空中。”徐霞客立巔四顧:仰望頭頂,則天空渺渺,白云近天;俯看腳底,則深壑在下,“菁樹蒙蔽,如翠濤沉霧,而莫窮端倪,惟猿聲千百,唱合其間”。“山下甸中,則平白氤氳如鋪絮,又如水桶波,不分遠近,皆若浮翠無根,嵌銀連疊,不知其下復有坡淵村膛之異也,至如山外之山,甸外之甸。”由于億萬年前造山運動,從古印度洋分離出來,留在大陸上的這個島礁,已經(jīng)足夠神奇了,而千萬年后,人們又把它開辟成“仙山瓊閣”般的游覽勝地,大地春秋是那樣的千變萬化,它的迷人之處,連徐霞客也為之傾倒?! ?/p>
關于云峰山,還流傳著許多傳說故事,有說,前人逐一鹿至山頂,頓時不知去向,以此為“仙境”、“靈山”,故在山上建寺;有說在絕頂懸空建閣,為人力所不及,后觀音大士從東土來,看中此境,木料飛落于此,眾仙齊來相助而成。以上神話更增添了云峰山的神秘色彩。(騰沖縣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錢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