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云南施甸籍北航教授將首登“天宮”
5月29日,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jīng)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航天駕駛員景海鵬和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來自航天員大隊,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航天器以及開展相關(guān)技術(shù)試驗。載荷專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教授,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在科學、航天工程等領(lǐng)域受過專業(yè)訓練,且具有豐富的操作經(jīng)驗。
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將首次執(zhí)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首秀”。
這位載荷專家正是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青年教師桂海潮。桂海潮,男,漢族,1986年11月出生,籍貫云南施甸,2005年高中畢業(yè)于施甸縣第一完全中學,2014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14年7月—2017年8月在海外從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9月入選北航“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進計劃,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至今,現(xiàn)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我國首位載荷專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選拔招募載荷專家的對象高校之一,學校高度重視這次選拔,精心組織有關(guān)工作。在以“空天報國”為精神內(nèi)核的北航,青年老師們紛紛踴躍報名,桂海潮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同學和同門、宇航學院教師王悅回憶,得知選拔航天員的消息后,桂海潮立刻向?qū)熜焓澜鼙磉_了報名的想法,在徐老師的鼓勵下,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航天員的選拔過程極其嚴苛,對身心綜合素質(zhì)都是極大的考驗。經(jīng)過初選、復選、定選三個階段的重重篩選,桂海潮從約2500名候選對象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三批18位預備航天員中的4名載荷專家之一,也是唯一來自高校的載荷專家。
在此后的2年多時間里,桂海潮又經(jīng)受了8大類、200余項科目的嚴格訓練和考核,終于為“上天”做好了萬全準備。2023年5月30日,他將作為我國首位載荷專家,隨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出征,在廣袤的太空開啟一段難忘的旅程。
厚積薄發(fā)的航天學者
1986年,桂海潮出生在云南保山一個普通家庭。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楊利偉成為中國飛天第一人。當時,桂海潮是一名剛剛升入高二的學生,從校園廣播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振奮,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航天的吸引力。2年后,桂海潮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yè),他也是當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云南省錄取的理科最高分。
學生時代,桂海潮是一個“特別勤奮刻苦的人”。本科期間,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以優(yōu)異的表現(xiàn)保送讀研并提前攻讀博士,2014年在北航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在同事王悅眼中,桂海潮很愛學習,喜歡不斷挑戰(zhàn)和提升自己,并且做事有股韌勁,“找準目標就一股勁兒扎進去”,遇到不懂的問題,“無論下多大功夫也要搞明白”。
這種性格也體現(xiàn)在桂海潮的科研工作中。他的師兄、宇航學院教師賈英宏說,讀博期間,桂海潮“特別穩(wěn)”,先花時間下足功夫研究基礎(chǔ)理論,“每次去實驗室,他基本都在看書”。在課題組,桂海潮出成果不是最快的,但他一絲不茍、厚積薄發(fā),抓住關(guān)鍵難題不放松,博士在讀期間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隨后,桂海潮赴海外做博士后研究,2017年入選北航“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進計劃,回到宇航學院工作。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桂海潮瞄準航天動力學與控制領(lǐng)域繼續(xù)深耕,不斷取得國際頂尖的學術(shù)成果,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不少成果對工程應用有很強的參考意義。
(來源:根據(jù)京報網(wǎng)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信公眾號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