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向南縱貫云南西部怒江、保山兩州市的怒江峽谷,北接西藏、南通緬甸,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西南地區(qū)從大理、保山前往騰沖、龍陵、德宏乃至緬甸、印度的必經要道。千萬年的地殼錯動和水流切割,造就了該區(qū)域巨大的地形落差——河谷海拔高程僅600余米,而兩岸的陡峭山脊則往往在3000米以上,高差懸殊達2000多米,素被世人稱作是“水無不怒石,山有欲飛峰”的險絕之地。1942年5月初,首批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失利,日軍先頭部隊乘勢侵入我國國境,從德宏、龍陵沿滇緬公路一路東進,兵鋒直指滇西重鎮(zhèn)保山,大有一舉踏平我西南大后方的氣勢。危急關頭,我滇西前線守軍奉命于5月5日炸毀滇緬公路惠通橋,將瘋狂進攻之敵阻隔于怒江西岸。之后,為了有效遏制日軍的大面積進攻態(tài)勢,確保西南大后方不致崩潰,遂由當時駐防云南的民國陸軍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率所統第71軍、第6軍等部數萬人沿江設防,與敵形成長達兩年多的隔江對峙之勢。這條防線,北起今怒江州府六庫鎮(zhèn),南迄今保山市施甸縣舊城鄉(xiāng)的罕拐渡,全長約250余公里。在該防線上,大凡可由西向東通行的橋梁渡口和山口要隘,均派重兵防守,并組織當地民工搶修了大量的碉樓暗堡和戰(zhàn)壕掩體等防御工事,使成一道難以逾越的堅固屏障。據當時留下的諸多史料記載,在這條防線上修建的作戰(zhàn)防御設施,大小共有20余組(群)之多。此后,雖歷經6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至今仍有一部分能夠較好的保存下來,成為我們今天研究了解滇西抗戰(zhàn)歷史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實證。為了弄清這些遺跡的分布保存情況,推動相關保護研究工作的有效展開,筆者在近年的野外工作中,著意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深入的調查采訪,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第一手材料,F將調查結果綜合整理如下,不當之處,還請有關專家同仁批評指正。
孫足河口——栗柴渡江防陣地
位于保山隆陽、大理云龍及怒江瀘水三縣(區(qū))交界的怒江東岸孫足河口至栗柴壩一帶江邊臺地上。臺地沿江岸呈現長條狀布局,地勢東高西低,東靠險峻的栗柴大山,居高臨下,可直俯江灣上的孫足河及栗柴壩渡口。當年的遠征軍江防陣地,利用這一有利地形分筑成前后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位于江東灘頭的臺地上,分別利用幾處突出的高地筑有3座六邊形的鋼筋混凝土碉堡和若干戰(zhàn)壕掩體,直接對渡口上下數百米江面形成交叉控制之勢;第二道防線位于臺地后方的栗柴山山梁上,依山形作北——南向布局。北端設一很深的地下掩蔽部,向南沿山梁筑成一條長約500米的戰(zhàn)壕工事,設有大量機槍掩體和近射炮臺,可配合第一線灘頭陣地對渡口上下江面及對岸的下山古道實施更大范圍的控制和封鎖。據史料記載,栗柴渡系因地處隆陽瓦馬栗柴壩而得名,渡口最早開辟于漢晉之前,元明時期設為官渡,是古代著名云(龍)騰(沖)鹽運商道從云龍經漕澗、瓦馬過怒江,翻高黎貢山北齋公房前往騰沖的必經要隘。1942年5月中旬騰沖淪陷,侵騰日軍一個大隊從界頭越高黎貢山追殺我數百華僑難民,于5月19日在渡口西岸江灘制造了震驚中外的“栗柴壩大屠殺”慘案。為阻敵東渡,先是由從騰沖撤退的原滇西邊區(qū)護路營在此設防。后改由遠征軍第11集團軍第71軍騎兵團駐守,并于當年6月在獨立工兵團一營配合下,組織當地瓦馬鄉(xiāng)數百民工修建了該江防陣地。此后,日軍雖多次自高黎貢山北齋公房下山來襲,均被我江防部隊擊退。1944年5月大反攻開始前,該江防陣地交由右翼北線反攻主力第20集團軍第54軍接管,并在這里組建臨時造船廠,抽派當地數百木工伐木解料,趕造大小木船10余艘,分供上下各渡口渡軍使用,為各路大軍順利渡江反攻高黎貢山,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勐古渡江防陣地
位于隆陽區(qū)芒寬鄉(xiāng)怒江東岸的勐古壩一帶臺地上。臺地范圍略呈彎月形,東西最寬約l公里,南北長約2公里,地形東高西低,從東、北、南三面對渡口江灣形成俯控之勢。當年的遠征軍江防陣地,即依此地形呈放射狀布設。其中,北南兩端拔地而起并向前突出的3個墩子和鬃布嶺崗山梁上各設有一個六邊形的鋼筋混凝土碉堡和若干土石炮臺。東邊內凹的花山山麓,則按不同的視角分別筑有多個鋼筋混凝土碉堡和相連的暗道掩體,使之與兩端山上的碉堡群形成交叉火力,對渡口上下江面及對岸下山古道形成全面封鎖。據史料記載,勐古渡最早形成于戰(zhàn)國時期,漢晉以來長期為官方經營,素為我國著名南方絲綢之路北線從保山經瓦房、汶上過怒江,翻高黎貢山北齋公房前往騰沖的必經要隘。1942年5月騰沖淪陷后,為防止日軍從高黎貢山北齋公房一線向東渡江,曾由遠征軍預備2師在此設防駐守。同年6月,預2師奉命前往騰沖開展游擊戰(zhàn),該陣地交由第71軍騎兵團接防。為確保安全,乃在獨立工兵團的配合下,抽調當地汶上鎮(zhèn)數百民工修建了該江防陣地。1943年2月,駐騰沖日軍148聯隊組織黑風突擊隊從高黎貢山大塘子沿江向芒寬、西亞一帶掃蕩,曾在這里遭我江防部隊俯射阻擊,造成了較大傷亡。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實施滇西大反攻,該江防陣地交由右翼北線反攻主力第54軍接管,并在東岸勐古壩中部賽馬場一帶開設臨時軍用機場和物資倉庫等后勤保障設施,為確保部隊順利過江反攻高黎貢山,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康朗渡江防陣地
位于隆陽區(qū)芒寬鄉(xiāng)怒江東岸的康朗壩一帶臺地上。臺地范圍東西寬約1公里,南北長約1.5公里。地形東高西低,背靠萬丈懸崖的馬吃水和堵頭梁子。當年的遠征軍江防陣地,依地形筑成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設于壩西南的江邊地帶,由多座鋼筋混凝土碉堡和一條連貫各碉堡的戰(zhàn)壕工事組成,可對渡口江面和對岸江灘形成直接控制,目前在壩南端馬鹿塘山嘴上尚存完整的碉堡一座;第二道防線分別設在臺地后側的馬吃水和堵頭梁子山脊上,分別筑有多個觀察哨位和各長數百米的戰(zhàn)壕掩體,對渡口上下江面和對岸古道經過的開闊地形成密集的俯射交叉火網。據史料記載,康朗渡系因地處康朗壩而得名,最早形成于元明時期,清代設為官渡,素為地方官府從保山經瓦房、打郎前往江西管理上江(芒寬)等地的通行要隘。1942年5月滇西淪陷,為防止日軍從該處渡江東犯,乃由遠征軍第7l軍騎兵團一部前來駐防,于當年6月在獨立工兵團配合下,抽調當地瓦房鄉(xiāng)數百民工修筑了這些江防陣地。1943年2月,侵騰日軍148聯隊黑風隊從高黎貢山南齋公房東下沿江掃蕩,曾多次派員到江邊偷渡騷擾,都因遭到我東岸守軍的猛烈阻擊而敗退。1944年5月大反攻前夕,該江防陣地交由第54軍36師接管,成為該師第593團李定陸部渡江反攻芒寬及以西地區(qū)的主要通道和基地。
勐賴渡江防陣地
位于隆陽區(qū)芒寬鄉(xiāng)怒江東岸的勐賴河口一帶臺地上,臺地范圍約0.5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北、南兩側為小瓦山和馬鞍山兩山夾峙。當年的遠征軍江防陣地,就分設在這南北兩山的山頂上。其中,北山上設有一前沿觀察所和多處機槍陣地,南山建有一鋼筋混凝土碉堡和若干迫擊炮炮臺。兩山相向,可對渡口江面及對岸下山古道形成交叉俯控之勢。據調查,勐賴渡系因地處勐賴河口而得名,開辟于元明時期,素為地方商旅從保山經瓦房、勐林過江前往吾來、芒寬等地的通行要道之一。1942年5月日軍入侵滇西,為防止敵人從這里渡江東犯,曾由遠征軍第7l軍騎兵團一部在此設防,組織當地數百民工在山頂上分別修筑了上述兩處陣地。1943年2月,日軍148聯隊黑風隊自高黎貢山南齋公房下雙虹橋轉北向敢頂、芒寬一帶實施掃蕩,曾在這里遭我江防部隊俯射側擊,造成較大的傷亡。1944年5月大反攻開始后,該陣地交由右翼反攻部隊第36師接管,成為該師108團渡江向西反攻的基地及第54軍軍部、騰沖抗日政府等軍政機關過江西進的主要通道。
緬戛渡江防陣地
位于隆陽區(qū)芒寬鄉(xiāng)敢頂村怒江東岸的緬戛壩臺地一帶。臺地呈條形,地勢東高西低,背靠偉岸的紅崖山,范圍約1平方公里。當年的遠征軍江防陣地,依山勢布設為前后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設在臺地中前端的的沙燕溝、大腰山和水塘洼三個地點,各設有多個土石地堡和數百米戰(zhàn)壕掩體,可對渡口江面和對岸江灘形成直接控制;第二道防線設在臺地后側的紅巖山、崖子頭和哨房等山梁上,分別設有鋼筋混凝土碉堡2座和前沿觀察哨所1座,可對渡口上下數公里江面和對岸的下山古道形成交叉俯控之勢。調查得知,緬戛渡最早形成于元明時期,是古代民間商旅從保山經瓦房、打郎過江前往芒寬空廣、敢頂一帶的通行要道之一。1942年5月滇西淪陷后,遠征軍第71軍騎兵團一部奉命駐守該地,為阻止日軍過江東侵,遂在當地瓦房打朗村數百民工的配合下構筑了這一江防陣地。1943年2月,駐騰日軍148聯隊黑風隊自高黎貢山南齋公房下雙虹橋轉北向敢頂、芒寬一帶實施大掃蕩,曾企圖在此偷渡過江,經我守軍全力阻擊,日軍死傷累累,被迫放棄進攻。1944年5月滇西大反攻前夕,該陣地交由20集團軍所部36師接管,并在其地增設軍民合作站和彈糧交付所等設施,為確保該師第106團等部順利渡江作戰(zhàn),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大沙壩渡——雙虹橋江防陣地
位于隆陽區(qū)楊柳鄉(xiāng)聯合村雙虹橋東岸的白崖山西坡一帶。地形東高西低,山勢陡峻。當年的遠征軍江防陣地依山勢呈縱向分布,北起江邊的大沙壩緩坡,南迄雙虹橋下游的江灣臺地,縱長約3公里。具體設為前后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位于岸邊江灘臺地上,分別設有上、中、下3個六邊形鋼筋混凝土碉堡,可對上游的大沙壩渡口和雙虹橋西岸的古道路口形成直接控制。目前上下兩端的碉堡已毀,僅有中段大沙壩東南側的癩子塘一碉尚存;第二道防線位于雙虹橋東后側的白崖山山梁上,分別設有一座前沿觀察所及大量的交通壕和機炮工事,可對山下數公里的江面和對岸自大塘子東下江邊的兩條古道形成交叉俯控之勢。據史料記載,雙虹橋原稱潞江渡,最早開辟于漢晉時期,南詔大理國時期開設官渡,素為我國著名南方絲綢之路中線從保山經楊柳、大塘子翻高黎貢山南齋公房至騰沖的過江要隘。清代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改設為雙孔鐵索吊橋,長期沿用下來。1942年5月滇西淪陷,為防止日軍過江東侵,我遠征軍71軍88師一部奉命到此斷橋固守,乃于當年6月組織當地楊柳鄉(xiāng)數百民工修建了該處江防陣地。1943年2月,駐騰沖日軍148聯隊組建黑風突擊隊越過高黎貢山南齋公房,東下大塘子對我雙虹橋防地實施攻擊,遭到我方交叉火力的迎頭痛擊,損失慘重,乃被迫放棄東渡計劃,收縮兵力在大塘子一帶構筑陣地與我隔江對峙,并不時派兵對我江西敢頂、芒寬一帶游擊區(qū)實施大掃蕩,以圖長期固守。1944年5月大反攻前夕,該陣地交由遠征軍第54軍第36師接管,經緊急搶修,雙虹橋于當月下旬恢復通行,成為我右翼南線主力——第53軍反攻高黎貢山大塘子、南齋公房的主要行軍大道和物資轉運樞紐。
龍?zhí)抖山狸嚨?/STRONG>
位于隆陽區(qū)楊柳鄉(xiāng)白崖村怒江東岸的龍?zhí)秹我粠_地上。臺地為東北——西南走向,前臨龍?zhí)抖山瓰常骋腊籽麓笊,當年的遠征軍江防陣地,依地形分設為前后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位于渡口以東約500米的山腰臺地上,現存六邊形鋼筋混凝土碉堡1座和少量戰(zhàn)壕工事,可對渡口江面及對岸江灘形成直接控制;第二道防線位于白崖山山梁西側,設有數百米戰(zhàn)壕掩體和若干土石炮臺,可對渡口上下江面及對岸數公里山腳古道形成俯射控制之勢。據調查,龍?zhí)抖上狄虍數亟瓰成嫌幸怀D攴e水的深潭而得名,最早開辟于元明時期,素為民間商旅由楊柳經羅明壩前往江西崗膽、芒核等地的過江通道之一。1942年5月滇西淪陷,我遠征軍第71軍88師一部奉命駐守該地,為確保安全,乃于當年6月組織當地民工搶修了該江防工事,并在次年2月日軍掃蕩芒核一帶時與之發(fā)生多次槍戰(zhàn),使之不敢越雷池一步。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組織滇西大反攻,該陣地交由右翼南線主力——第53軍第116師接管,成為該師所部第346團渡江反攻芒核、崗膽及大塘子等地的重要起點和基地。
惠人橋——道街渡江防陣地群
位于隆陽區(qū)潞江鎮(zhèn)道街村惠人橋東岸至下游老渡口一帶江岸臺地上。臺地呈北南走向,東連道街村,北靠白崖大山,東南為地勢低緩的道街壩,西南側臨江一面谷深流急,地勢險要。當年的遠征軍江防陣地即依此地形呈倒三角形布設。其中,一線陣地兩處,分別位于惠人橋東岸的懸崖頂上和以南2公里的老渡口東岸臺地上,現存完整的六邊形鋼筋混凝土碉堡1座和機炮工事若干,可對上下數公里的江面及西岸各古道路口形成交叉俯控之勢;二線陣地一處,位于老渡口以東約1.5公里的道街馬鞍山緩坡上,現存六邊形鋼筋混凝土碉堡一座,可對老渡口及以下數百米江面形成俯射控制之勢。據史料記載,惠人橋原為道街渡,最早開辟于漢晉時期,元代征緬時設為官渡,是著名南方絲綢之路南線從保山經蒲縹、道街分路前往騰沖、龍陵等地的主要過江通道。清代道光年間,由騰越廳組織紳商捐資改建為雙孔鐵索吊橋,取名“惠人橋”。1942年5月滇西淪陷,中國遠征軍第7l軍88師奉命斷橋固守,為阻止日軍從潞江壩東渡保山,遂于當年6月組織當地數百民工擇地修建了該江防陣地。在此后近兩年時間里,盡管日軍有時派便衣偷渡,有時派大軍來襲,均遭我江防守軍迎頭痛擊。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組織滇西大反攻,該陣地交由左翼北線主力第11集團軍第6軍新39師接管,乃在原有工事基礎上增設了遠射程山炮陣地和彈糧交付所等設施,同時派工兵對惠人橋進行緊急搶修,使之在短期內恢復通行,從而為大部隊迅速過江反攻壩灣、新城和高黎貢山紅木樹、象脖子等處敵陣,提供了有利條件。
白花渡江防陣地
位于隆陽潞江三達地村與施甸太平東蚌村交界的麻柳河口一帶高地上。地形東高西低,東靠陡峻的太平魚塘山,西臨低緩的潞江白花渡谷地。陣地分前后兩級布設:第一級有兩個點,分別位于河口東北約400米的三達地黑龍井山和東南約300米的東蚌魚塘山麓,兩點各設有鋼筋混凝土碉堡1座和相連的戰(zhàn)壕掩體若干,可對渡口上下數百米江面形成交叉控制之勢;第二級在小黑龍井東后側約300米處的山梁上,現存鋼筋混凝土碉堡1座和土石炮臺1組,可配合一線陣地對渡口江面及對岸下山道路形成俯射控制之勢。據調查,白花渡系因地近潞江白花村而得名,最早形成于元明時期,是歷代民間商旅從施甸太平經道街三達地前往潞江壩及龍陵幫邁、鎮(zhèn)安、龍江一帶的主要過江通道。1942年5月日軍占領潞江壩,我遠征軍第71軍88師奉命沿江設防,為阻止日軍東侵,乃組織當地民眾修筑該陣地,長期派兵入駐堅守。在此后的兩年時間里,曾多次打退日軍的偷渡滲透。1944年5月我遠征軍渡江反攻,曾有多支小部隊從這里渡江直插敵后的龍陵鎮(zhèn)安、龍江等地,為配合主力部隊圍攻松山和穿插龍陵縣城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惠通橋——臘勐渡江防陣地群
位于施甸縣太平鎮(zhèn)以西十余公里的怒江惠通橋東岸海婆山、大山頭一帶山坡上,為抗戰(zhàn)期間整個遠征軍怒江防線的核心陣地之一。陣地地形東高西低,東靠老鹿田——等子鋪大山,西、南兩面憑臨淵深萬丈的惠通橋峽谷。陣地按依山形地勢布設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為江邊的灘頭陣地。包括位于惠通橋東岸的小團山灘頭陣地和上游約2公里的老臘勐渡東岸灘頭陣地兩處。均在突出位置設有土石暗堡數座和相連的戰(zhàn)壕掩體多處,可分別對橋址和渡口所在江面及對岸的山腳公路形成近距離俯射控制。
第二層為中間的主體防御陣地。分別由海婆山中心陣地和左右兩邊的側翼陣地三部分組成。其中,海婆山中心陣地為一在江邊高地上獨立凸起的橢圓形山梁,山頂海拔1400余米,臨江一面筑有一圈長約500米的環(huán)形戰(zhàn)壕,壕前突出位置分設數十組射擊掩體和土石炮臺,可對惠通橋以上至老渡口約2公里的江面及西岸的環(huán)山公路形成全方位的俯射控制;右翼陣地位于海婆山右前側的三個山和更北邊的大蜂子窩山嘴上,分別設有1座六邊形鋼筋混凝土碉堡和與之相連的部分戰(zhàn)壕掩體,可對老渡口以上數公里江面及對岸臘勐嶺崗寨一帶的下山道路形成交叉控制之勢;左翼陣地位于海婆山左后側約3公里的大山頭公路下側望江臺上,現存完整的六邊形鋼筋混凝土碉堡1座,可對惠通橋及以下數公里的江面形成俯射控制之勢。
第三層為后面的炮兵支援陣地。位于海婆山東后側約3公里的大山頭上,山梁為東西走勢,最高海拔1600余米,前方俯瞰海婆山及惠通橋峽谷,并與對岸的臘勐松山遙遙相對。山頂地勢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次形成三個面積在1000——3000平方米之間的平臺,后側有彈石炮車路與山腰的滇緬公路相接。平臺上各有10余座用石塊圍砌的長方形炮臺和相關的射擊觀測所、彈藥庫、掩蔽部等設施,可配合前沿的海婆山陣地對山下的惠通橋河谷乃至當年日軍主要盤踞的臘勐、松山等地形成遠程控制之勢。
據史料記載,惠通橋原為臘勐渡,系因地處龍陵縣臘勐鄉(xiāng)境而得名。渡口最早開辟于元明時期,是歷代永昌官營驛道從保山經施甸前往龍陵、芒市乃至緬甸的主要過江通道。清代道光年間,曾由潞江土司線如倫籌資修建鐵索吊橋,幾經周折,至光緒年間始由龍陵廳同知譚克正組織完成,史稱“臘勐江橋”。民國中期,隨著交通規(guī)模的日益擴大,乃由龍陵縣長楊醒蒼、邱天培先后約請保山旅緬華僑梁金山捐資改建為新式鋼纜吊橋,并正式定名“惠通橋”。1938年民國政府組織修建滇緬公路,又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大規(guī)模加固擴修,使成當時滇緬路上地勢最險、規(guī)模最大的公路吊橋,人稱“東方直布羅陀”。1942年5月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失利,日軍沿滇緬公路長驅直入我滇西國境,危急時刻,我守橋部隊奉命炸橋阻敵并在第11集團軍36師支援下對部分強渡過江的日軍展開全面圍剿,及時阻止了日軍的東進步伐。之后,為確保安全,乃由36師于當年6月組織工兵和當地民工依地形逐層修建了上述陣地設施,與對岸臘勐松山的日軍陣地形成長期對峙之勢。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組織滇西大反攻,該陣地先后交由第11集團軍第71軍及長官部直屬第8軍負責。期間,隨著惠通橋的搶修通車,又在這里增設小團山美軍高炮陣地、惠通橋彈糧交付所、等子鋪軍民合作站等設施,為反攻大軍順利過江攻克松山,打開大反攻的前進通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打黑渡——酒房街——姚關鎮(zhèn)江防陣地群
位于施甸縣西南部的酒房打黑渡——姚關富陽村一帶約50余公里的古道線上,為滇西抗戰(zhàn)期間除惠通橋之外另一處重要的遠征軍江防陣地群。陣地按不同的地形沿古道自南向北分設為三道防線。其中,第一道防線位于打黑渡東岸營盤山、三家村一帶的馬鞍山、大紅梁子等江邊高地上,現存有殘損的鋼筋混凝土碉堡2座和與之相連的戰(zhàn)壕掩體若干處,可從北、中、南三向對渡口上下數公里江面及對岸龍陵勐糯大田壩等地的下山古道形成交叉俯射控制;第二道防線位于渡口東北約30公里的酒房街周圍的崖子頭、黑山門、雞腸水一帶陡坡高地上,分設有鋼筋混凝土碉堡3座、土石暗堡7座和相關的戰(zhàn)壕工事數段,可對由打黑渡上山進入酒房街和由酒房街上山前往姚關鎮(zhèn)的古道隘路實施交叉俯射控制;第三道防線位于酒房街東北約20余公里的姚關壩邊楊家山山梁上,沿山布設南北走向的鋼筋混凝土碉堡2座、土石暗堡2座以及連接各堡的戰(zhàn)壕工事1000余米,可對由東南灣甸方向、正南舊城方向和西南酒房方向進入姚關壩子的三條古道形成俯射控制之勢。1942年5月滇西淪陷,中國遠征軍第71軍87師一部奉命駐守該地,曾在當地民眾配合下設置營盤山、三家村等多處江防工事,為我遠征軍便衣隊和龍潞游擊隊赴敵后開展游擊活動提供了極大便利。1943年11月16日,駐平達日軍146聯隊一部300多人在漢奸蔣三元等人帶領下偷渡過江,對我江東的營盤山、三家村陣地實施突襲,引起我整個怒江江防的極大震動。為了確保安全,我遠征軍總部在及時調集各路大軍全力反擊,徹底驅除敵寇的基礎上,相繼組織大批民力,沿路增設了酒房和姚關兩道后援防線,有效強化了該渡口通道的安全防范能力。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實施滇西大反攻,該渡口交由左翼南線主力第二軍接管,又先后在這里增設炮兵掩護陣地、彈糧交付所和軍民合作站等設施,為大軍順利過江反攻平達、象達乃至龍陵、芒市等地,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滇西怒江河谷的遠征軍江防陣地,是二戰(zhàn)期間整個中印緬抗日戰(zhàn)場上設置規(guī)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和堅守時間最長的戰(zhàn)略防線之一,在當時就曾被人們譽為是攻不破的“東方馬其諾防線”。該戰(zhàn)略防線的形成,對有效遏制當年日本法西斯軍隊對我國西南后方實施閃電襲擊的攻勢,粉碎其早日滅亡中國的野心,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20萬中國遠征軍的重組和訓練贏得了時間,為日后中美盟軍在滇西緬北大反攻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目前在這一區(qū)域尚存的大量陣地設施和遺跡,為我們全面了解該戰(zhàn)略防線的形成發(fā)展及其在整個戰(zhàn)爭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均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據。我們深信,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形勢的發(fā)展和地方經濟文化事業(yè)的繁榮,這些長期隱匿在怒江沿岸陡坡懸崖間的珍貴抗戰(zhàn)史跡,必將得到各級各界的高度重視和有效保護,成為我們今后開展對外宣傳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教材。(李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