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片高清在线观看_国产综合亚洲91_人妻 图区 综合 在线_91aaa精品无码资源

保山新聞網(wǎng) >> 正文區(qū)

楊羅建 殘疾人朋友的“清涼油”



保山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6-07-06 10:53:01    云南日報     字體:
免費訂閱“保山新聞快訊”,發(fā)短信A到1252004029907743。關注保山新聞網(wǎng)微信:baoshanxinwen,保山新聞早知道
  5月的一天,驕陽似火,保山市隆陽區(qū)蘭城街道辦事處昇陽社區(qū)委員會院落內(nèi),一場企業(yè)助殘行動正在舉行。一位拄著雙拐的中年漢子穿梭于人群中,擺放桌椅、協(xié)調(diào)事務、接待來參加活動的殘疾人朋友,不停地忙碌著。

  等一切安排停當,請他到主席臺就座時,他拒絕了。他放下雙拐,靠在后面的墻壁上,深吸了一口氣,時刻觀察著現(xiàn)場的動靜!拔抑饕歉珊梅⻊展ぷ鳎F(xiàn)場那么多人,不能出紕漏!彼f。

  他叫楊羅建,是昇陽社區(qū)殘疾人康復協(xié)調(diào)員,2006年至今,他在這個崗位上已工作了10年。殘疾人朋友都稱他為“清涼油”。

  憑借毅力,他從充滿藥味的世界走了出來

  1967年6月,楊羅建出生在昇陽社區(qū)的一個普通之家,乖巧可愛、聰明伶俐,很是討人喜歡。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場大病讓楊羅建落下了終身殘疾。一歲三個月時,楊羅建常常高燒不退,最后確診是“脊髓灰質(zhì)炎”,俗稱“小兒麻痹癥”。晴天霹靂,一家人不知所措。此后的幾年間,楊羅建的家人四處奔波,尋醫(yī)問藥。楊羅建回憶,他的童年充滿了各種藥味。

  缺醫(yī)少藥的年代,醫(yī)療水平普遍偏低。楊羅建由于脊髓前角運動神經(jīng)元受損,與之有關的肌肉失去了神經(jīng)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而萎縮,同時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縮,右下肢變細,走路失去平衡,從此,他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了。

  楊羅建并沒有因此悲觀,相反,家庭的溫暖和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了他樂觀開朗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楊羅建回憶兒時的生活時笑著說:“父母和哥哥姐姐對我特別好,我小時候一直生活在幸福的搖籃中,沒覺得和其他人有什么區(qū)別。”

  在學校,楊羅建同樣表現(xiàn)優(yōu)異,從小學到初中楊羅建都是班干部,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也有著自己的夢想,“站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比欢,這個夢想?yún)s因他的身體殘疾而破碎。

  初中畢業(yè),楊羅建考試成績超過了當時的保山師范學校錄取線,當楊羅建正憧憬著自己的教師夢時,老師認為他身體殘疾不適合教學,建議他報考高中。夢想破滅,楊羅建陷入巨大的失落和痛苦中,他生平第一次感覺到被歧視、被遺棄。

  倔強的楊羅建,做了個大家都意外的決定——走入社會,他想到更廣闊的天地中證明自己能行。“人活一口氣,我要向所有人證明,我能靠自己的雙手吃飯,能憑真本事活的更好。”楊羅建說。

  一天掄38500錘,雖然辛苦但很快樂

  歷史上,隆陽區(qū)曾是云南西部邊陲重鎮(zhèn)之一,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蘭城街道辦事處下村就在此節(jié)點上,來來往往的馬幫都要經(jīng)過這里。雖時事幾經(jīng)變遷,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下村,馬掌釘仍是這里的熱銷品。

  楊羅建走出校門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下村打馬掌釘,也是這份工作讓他吃盡了苦頭。

  每天早上8點開始工作,往往要到晚上10點才能下班,14個小時里,他要使用1個大剪刀、4個不同重量的錘子、6把大小不同的鉗子,完成釘條初步加工、煅燒、加工成毛條,再煅燒、錘打、打磨、截斷等種種工序,把一塊大鋼板加工成一個個4厘米長的方頭馬掌釘。

  因為聰明好學,別人要學一年才能出師,楊羅建3個月就學會了,他一天下來能打1100個馬掌釘,幾乎趕上了師傅的水平。他回憶,一個馬掌釘要35錘才能打成,一天下來,他要掄38500錘。一個身體健全的人對如此強度的工作都很難承受,何況楊羅建的腿還有殘疾。

  “腿酸脹,兩只胳膊更是酸痛難忍,手一直保持著握錘的姿勢,筷子都拿不穩(wěn),好不容易夾著菜了,結果送不到嘴里!蹦菚r的楊羅建,一雙手掌滿是厚厚的老繭,衣服上全是星星點點的小洞。打鐵雖然辛苦,但楊羅建卻干得很快樂。“終于能養(yǎng)活自己了!彼f。

  后來,他還學過修車、修電器、修自行車,為了生活得更好,不斷嘗試。后來,楊羅建從到修車鋪打工,到自己開修車鋪,再到幫車行組裝自行車,他的工作一直都是在跟自行車打交道。錢一點點地掙,日子一天天地過,楊羅建過的平淡而充實。

  期間,楊羅建遇到了自己的愛人,一位來自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身體健全、勤勞賢惠的姑娘朱志喬。一年后,他們有個愛情結晶,后來妻子又為他生下了女兒。如今,兒子也已經(jīng)娶妻生子,工作之余回家抱抱孫子是他最大的幸福。

  他拄著拐杖,卻把行走的勇氣給予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2006年,自立自強的楊羅建又迎來人生的轉折點,他通過報名考試到昇陽社區(qū)擔任了殘疾人康復聯(lián)絡員。當時,云南省和國際CBM組織(國際克里斯多夫防盲治盲慈善組織)合作,他又負責“殘疾人自助組”的工作。

  平日里,楊羅建幫助殘疾人進行“盲人定向行走”、“肢障康復訓練”等康復訓練,上傳下達,協(xié)調(diào)聯(lián)絡轄區(qū)內(nèi)每一位殘疾人朋友,其熱心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受到大家的一致贊揚。

  家住昇陽社區(qū)11號的宋美鳳大媽,今年62歲,與楊羅建的遭遇一樣,她也是小時候身患小兒麻痹癥,雙腿落下了殘疾。2014年的一天早上,她到社區(qū)辦理事務,楊羅建見她沒有拐杖輔助,走路很不方便,主動聯(lián)系她,登記了個人信息,幫她申請了一副拐杖,親自送到家中。

  “他自己走路也不方便,還親自把拐杖送到我家里,羅建是個大好人呢,有了他我們殘疾人遇到大事小情才有了依靠。”宋大媽感激地說。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更讓大家廣為稱贊的是,在楊羅建的幫助和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朋友不僅走出了封閉的世界,重新找到了人生價值。

  1983年出生的楊雪曉,曾是一名勤勞能干的帥小伙。2004年,在做電焊工作因不慎碰觸高壓電導致雙上肢高位截肢后,他一直封閉在家中,偶爾出門都要把自己嚴嚴實實包裹起來,生怕受到別人的歧視與嘲笑。

  為了重拾楊雪曉對生活的信心,楊羅建多次上門勸說,讓他參加“殘疾人自助組”的活動,楊羅建還專門找來一些通過努力能獨立生活的殘疾人和他談心,一步步引導他走出封閉的世界。

  在楊羅建耐心的幫助下,兩年后,楊雪曉有了很大的轉變,他不僅重新找回了自信,還開起了水果店,能自食其力了。2013年,保山市舉行第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楊羅建鼓勵楊雪曉參加了三項游泳項目。比賽中,一名對手對楊雪曉很是欽佩,給他介紹了位姑娘,這位姑娘后來成了楊雪曉的妻子。去年,楊雪曉喜得貴子,升級當了爸爸。

  “受傷后,什么都做不了,我以為成了廢人了,我的人生就這樣完了,想不到我還能開水果店,還能娶妻生子,真是感謝楊大哥的幫助。”楊雪曉說。

  在社區(qū)做了10年的殘疾人康復聯(lián)絡員,對本職工作,楊羅建有著自己的思考:“通過多次組織殘疾人朋友到外縣參加活動,收獲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下一步我們將更多地組織此類活動,讓更多的殘疾人朋友走出封閉的世界,向全社會展現(xiàn)我們的精神面貌。”(朱金磊 楊蓉)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我要說說 】 【 打印 】 【 推薦 】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