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父親出生在滇西騰沖城北籠聳山下一個村莊里,他是家中的長子,早早就承擔(dān)起照顧家庭、孝敬父母的責(zé)任。父親的童年是在社會動蕩、物質(zhì)極度匱乏的年代中度過的,家中的口糧以包谷、苦蕎和洋芋為主,只要是能填飽肚子的東西他都吃過。父親沒有讀過書,8歲時就背著籃子上山割馬草,10歲時能為家人燒火做飯,13歲時為大人牽牛耕地,之后便成為田間地頭勞動的一把好手。
為了生活,父親16歲時拜鄉(xiāng)間大伯為師,學(xué)做氈子手藝,從此與氈子匠藝結(jié)了緣。由于他能吃苦,善于鉆研,做事踏實,不到三年就已經(jīng)出師。獨立從藝后,他走遍騰沖北部四鄉(xiāng)八寨。出自父親之手的氈子,款式新穎、質(zhì)量保證,得到了用戶的好評。那時,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1929年父親添了一間舊瓦房,裝修了老正房,并與母親成親。提起那段時光,父親臉上總有些得意之色。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到處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由于饑荒與疾病,1930年之后不到10年的時間,父親相繼失去了我的爺爺奶奶、兩個叔叔和一個姑姑等五位親人,父親在悲痛與迷茫中掙扎。雖有親友的幫助,有的親人尸體也只能在后山土坎下坵寄,根本無法讓他們都能入土為安。1942年5月,騰沖淪陷。日本侵略者到處燒殺搶擄,老百姓逃難于倉惶之中。父親只好將我母親、年僅七歲的大哥和不滿周歲的二哥送到后山小段箐藏身,自己參加了抗日支前民工隊。半個月后,父親與隊友結(jié)伴而行,想回家給我母親及兩個哥哥送點吃的東西。行至離家不到一公里的大白墳處,遭到一隊日軍的射擊追殺,幸虧天色臨近黃昏,父親和同伴躺進死人堆才免遭一劫。那些生死劫難讓父親變得少言寡語,更加穩(wěn)沉。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盡管當(dāng)時國家還處在困難時期,但父親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面對家庭人口逐漸增多以及生活負擔(dān)的加重,他又重新拾起了老本行,繼續(xù)到騰北村寨做氈子手藝。那時,村與村之間交通不便,父親在外干活,常常一天要翻過幾座大山,餓了只能吃點自備的干糧,然后再不停地趕路。奔波在外的父親,住的是熟人家新設(shè)的鋪。為了養(yǎng)活一家老小,父親常說:“當(dāng)時并不覺得苦!
父親想賺錢,但更愿意幫助生活困難的人。有一年,我家連買年貨的錢都不夠了,母親就叫他到一位朋友家要欠款。他不僅沒有要來欠款,反而又從家里給那位朋友家送去十幾斤大米。父親說那位朋友家的日子比我家還不好過,逼他于心不忍。事實上,他比較喜歡和以前患難與共的“窮朋友”來往,懷念一起打拼的日子。
在我的眼中,父親性格耿直,行事古板,但不論何時何地他都從未放棄對家庭的責(zé)任。不善言談的他,更喜歡用那種執(zhí)著得有些固執(zhí)的方式來表達感情。后來家庭逐步寬裕,年老的父親依然閑不住,一有時間就在家擦板壁、填地坪,把整個家收拾得十分整潔,還為生產(chǎn)隊守護一片山林,堅持常年奔走在山林與回家的路上。
我在部隊當(dāng)兵期間,1975年由昆明一家人藝館為父親繪了一張大理石肖像。如今,四十多年過去,父親肖像依舊如新:他身穿深灰色唐裝,頭戴黑色毛線套頭帽,高高的鼻梁,長長的胡須,面帶微笑,目光炯炯有神,這正是他晚年生活與心情的寫照。
1986年12月父親與世長辭,享年78歲。
這就是父親,靠著他那顆執(zhí)著的心,踏出了人生堅實的足跡,那份執(zhí)著不僅支撐父親走完了人生之路,而且鼓勵我一步步走上成熟,并不斷給我力量。(邵曰畢)